154章 给他一个乡试试嘛(求订阅收藏推荐!
两篇文章,为卢江引来了米国客人,把凤山农民祖祖辈都在做的木雕竹编等手艺活变成了亮闪闪的米金。同志们啦,你们已经知道吧,昨天市外贸公司打来电话,米国客商要加大木雕竹编出口,初步决定第一年贸易额为24万米金。 这前后的变化说明什么?说明凤山的干部脑子已经十分僵化,他们看不到凤山的宝藏,看不到凤山人民的创造力!” 胡永生其实也不了解情况。赵无极在凤山做得最多和,付出心血最大的,是三大合作社,这是能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利益的经济组织,在合作社消失了几十年之后,赵无极将其再次拾起,不但具有经济意义,同样也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。 甚至可以说,合作社就是农民走向富裕之路的必然而必要的经济组织形式,否则,它也不会被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农业经济部门所采用。 赵德正同志坐在会议室里,既兴奋又惶恐。兴奋的是儿子有出息,在中央都挂上了号,这小子,比他老子能折腾啊;惶恐的是,此时是在讨论他儿子的事情,按组织规定,他本来该回避,但是,他又是被胡永生书记给叫进来的,这真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啊。 “胡书记,我建议借讨论赵无极同志任职之机,同时讨论一下凤山乡的干部队伍的调整问题。原来我在作宣传部长时,就听到过一些凤山乡的传闻,说凤山是某家的天下,针插不进,水泼不进,而且,凤山的社会治安、乡镇企业、家族宗族、计划生育等问题,在全县一直非常突出!我提议,让赵无极同志主持凤山乡的工作,同时给他配备得力的助手!” 县委常委、副县长刘昌平早就听出胡永生话中的意思了,那就是对凤山乡党委、政府的不满意,极度不满意! “我同意昌